WFU

2018年4月9日 星期一

《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》:寫出自我實現、持續幸福的筆記


讀者:張維文





這一兩年,知識付費的風氣盛行,不管是音頻、影片、直播等線上課程,或者是各類主題的公開班工作坊,一個接著一個的推出,來搶奪目標受眾的注意力。


知識付費的坑:上不完、用不好


本著終身學習的想法(或者其實只是滿足我的知識焦慮?),我除了參加一些實體課程,也報名了不少線上課,結果呢?

買了太多線上付費課程,才發現即使可隨時聽或看,但是這些零碎化時間根本不夠用,看著這些已購但持續未讀的課程,反而讓我更焦慮了。

在今年年初,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推出的新書,書封上的「資料收集多也沒用?」、「讓大腦不爆炸」等字句打中了我,於是便買了電子書來閱讀,甚至報名參加新書導讀會(三小時的演講,還加贈一本實體書,真的很超值!),直接聽作者的現身說法。


有效筆記能讓美夢成真


在臉書或網路瀏覽時,看到一些實用的文章,總是會興起一股想要收藏的衝動;在過去,我會把這些頁面存到瀏覽器中「我的最愛」一處,現在則會利用 Web Clipper 這個小工具,直接存到 Evernote 中。

甚至也可把在「得到」App 或 Readmoo 上自己做的劃線筆記,直接輸出至 Evernote 上,非常的方便省事。

於是,我的 Evernote 中儲存的記事數目快速激增,這些便利的數位科技,確實滿足了我搜集的慾望,帶來安心的感覺;但為何我的日子還是這樣子過,並未感受到知識有對我的生活產生一絲影響、或帶來任何改變呢?

羅胖在《羅輯思維 183 怎麼樣成為一個高手》中提到,所謂的有效學習,是不斷把新吸收的信息,和大腦裡原本的知識結構做連接,編織成一張更大且密不可分的知識網絡;所以他自己要收藏網路好文時,會同時逼自己寫下看法或心得,哪怕是一個字也沒關係,因為這樣才能讓新知識與大腦原有的知識網產生連結。

這個做法,和作者在書中的建議一樣:要做出一個有創造性、且能帶來改變的筆記,單把文章複製或剪貼下來還不夠,而是要將這則筆記和我們現在的工作或生活做連結。

搜集訊息時,要先自問,這能不能為我的現在目標或未來某個計畫,帶來服務或產生更有價值的內容?並同時記下自己的想法:「我可能會怎麼利用它?」、「我想利用它來達到什麼目的?」

唯有將每則搜集而來的筆記,轉化成可以執行的行動任務或待辦清單,使自己明確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,才能朝目標或夢想逐步前進。

秉持上述原則做出來的有效筆記,不但可緩解心中的焦慮(因為除了得到『知』識,也清楚下一步該如何『行』動),且如同自證預言,能帶來自我實現,是確實可以讓夢想成真的美好筆記。


不需要焦慮地四處搜集資訊


之前訂閱了很多醫學期刊的主動推送服務,當有新刊出的論文時,就會將文章標題與內容摘要自動寄來我的電子信箱。

當初的本意,是希望自己能時時更新醫學新知而不掉隊,但所謂「理想很豐滿,現實很骨感」,後來發現我根本沒那麼多時間可逐一閱讀,沒打開來的就一直擺著沒刪除,希望之後有時間可以點開來看,最後的結果是電子信箱被一堆通知郵件給塞爆,每次打開信箱時,收件匣內永遠有數百封未讀信件,讓人備感壓力。

為什麼會「看了那麼多大道理,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」呢?這是因為搜集來的訊息是屬於無效資訊、無效筆記,而非真正能為己所用的知識。

於是我看待這些最新醫學論文的心態發生轉變,決定不貪多,在浩瀚的知識大海中,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飲。

規定自己在有限時間內閱讀,這段時間內看多少算多少,看不完的就算了,坦然地將這些未讀信件勾選起來丟到垃圾桶內,不要有心理壓力、自我責備。

重點是要針對已讀「資訊」,多多進行把它加工成「知識」的處理:例如這個新藥的作用機轉和目前的主流藥物有何異同之處?把新訊息和大腦內原有的知識點做縫合連接,才能有效留存下來,而不至於看了就忘。

更進階的做法是,收集新知的同時,也擬定好下一步行動:看完這篇論文之後會改變我的現有作法嗎?這個新發現對於我治療這類病人有何幫助?畢竟,唯有做出行動,才能帶來改變,不斷提升自己在臨床上照護病人的水準。


面對拖延的正確姿勢


一直以來,我都覺得自己有「拖延」這個壞毛病。

明明知道這件事情很重要,應該要及早完成,但在有時間時,卻又想做一些雞毛蒜皮、無關緊要的小事,而把真正重要的事情擱置在一旁,非得要到火燒屁股之際,才趕緊熬夜完成。

這樣的場景,相信對許多人來說都不陌生,但卻又不知該如何避免再犯?

作者在書中提到,之所以會有拖延的想法,可能是因為:

  • 你還不夠想做這件事情。
  • 雖然很想做,但不知該從何做起。
  • 距離截止日期還很久,尚未感受到時間緊迫的壓力。

接著他提出可行的破解方法:利用遊戲化思維,將這個大任務拆分成一個個簡單上手易執行的小任務。

每個小任務相對於大任務來說更容易完成得多,就會強化我們的動機,趕快去把它做完,獲得如同攻破一個小關卡般的成就感。

同時也因為要完成這件事情的步驟清單都已詳細分列出來,我們會更知道該如何做,還可以規劃好每個小任務的預計耗費時間,以提高對時間急迫的感受性。

當接續完成一個個小任務時,也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這個大任務,達到我們的設定目標。


有效提升幸福感的方法


書中的最後一個章節,將筆記的意義,從協助我們完成計畫的層次,再往上推高到「如何讓我們感到更幸福」。

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,有人會說「健康平安就是福」,也有人會說「財富自由,再也不需要為錢出賣自己的時間,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,才是真幸福」。

但將之歸納起來,這些說法背後的共同點,都是對自己的未來、自己的人生更有掌握度,這樣就可以帶給人幸福感。

嘗試在人生中,為自己創造出許多小挑戰、小目標,去設法努力解決、達成,每完成一個小挑戰,會提高自己的成就感;但即使失敗,也要對事不對人的從中檢討關鍵步驟去修正,堅信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最佳化的下一步行動,然後再給自己機會去嘗試、挑戰。

始終相信自己可以改變、有變好的可能,這種對自己的未來持有一定掌握度的感覺,能讓人更有自信,幸福感也油然而生。


部落格寫作的心態調整


最後,我想再和大家分享我在導讀會後上前去問 Esor 站長的問題,與他的回應,做為這篇讀書心得的總結,或者應該說是我在讀完這本書後的最大收穫。

自從開始寫部落格後,就一直想以綠角、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等人自律的寫作習慣為目標,要求自己定期產出文章,就算無法做到一天一篇,也至少要一週一篇。

但實際操作起來,若是能一個月發表兩篇文章,已經很不錯,要做到每週一篇,真的很難達成。

正當我不斷自責自己太懈怠懶惰時,看到 Esor 的這篇文章:建立習慣的第一個關鍵迷思:誤把養成習慣本身當成目標,深深感到救贖。

是啊,只要我有達到我的初始動機(藉由定期輸出文章,來強迫自己要不斷閱讀獲取新知)就好了,不要因為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而過度自責!

但在壓力獲得紓解的同時,卻也害怕自己一直以此為藉口,永遠無法養成固定產出的寫作習慣,怎麼辦?

Esor 建議我可以利用 Toggl 這類記錄完成任務所需時間的 App,來得知目前完成一篇部落格文章所需的時間,然後再從每個小步驟去做優化,不斷檢討可改進、縮短寫作時間的點;這樣,也許就能逐漸從每兩週一篇、變為每週一篇、最後甚至是可以天天發文了!

拆解做事情的步驟,並針對每個細節不斷優化,持續調整,這不正就是 PDCA 的步驟(Plan、Do、Check、Action)嗎?

謝謝 Esor 在回覆我心中疑惑的同時,也提醒了我可以把這個不斷優化的過程,視為對自己的挑戰,並藉此提高對自我認同的幸福感。

請大家一起來監督我一周發一篇文章吧!(大誤)


延伸閱讀


若您在看完本文之後,對於「如何運用筆記來改變人生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,歡迎造訪電腦玩物部落格;以下是幾篇我很喜愛也受益良多的文章,在此分享: